【自由時報/記者林耀文】隨著高鐵全台一日生活圈成形,北高雄高鐵左營站區,透過軌道與高速公路快速路網,連結百貨商圈發展,加上高雄鐵路地下化工程完工後,美術館園區設置美術館與內惟快捷車站,交通便利提升與環境改善利多,近來市府更積極推動「北城計劃」與「大美術館計劃」,未來將讓半導體材料研發核心,結合美術館園區發展,並串連漢神巨蛋百貨商圈與蓮池潭風景區,大美術館生活圈成形,可望成為北高雄最受矚目的重點發展區。

半導體材料研發核心區 落實北城計劃首部曲


楠梓中油高煉廠將成為半導體材料研發核心區,也是高市府北城計劃首部曲的重要基地。

在中央支持與高市府積極推動打造南部半導體材料「S」廊帶,其中材料研發核心,經濟部日前宣佈將落腳高市楠梓中油高雄煉油廠,高市府並啓動55.49公頃無污染土地都市計畫變更案,將特種工業區變更為商業區、產業專用區、特定文化專用區、保存區、加油站專用區、公園用地及道路用地,中油也預計投入近60億元經費開發,建置「循環技術暨材料創新研發中心」及「材料國際學院」,轉型為產官學創新合作、實驗及試量產研發專區,預估在園區增加約1.6萬高科技產業就業人數。

高雄市政府都發局長楊欽富表示,高雄煉油廠轉型開發活化,高雄市以「大高雄PLUS」作為整體發展願景,以「一核•雙心•三軸」為發展主軸,產業發展廊帶由路竹、岡山、楠梓、大社延伸至小港、大寮及林園地區,未來將配合國家產業發展政策推動創新科技、循環經濟等產業,期透過「傳統產業升級」、「創新產業引入」及「友善投資環境」主軸改善高雄產業結構,落實穩固台灣半導體產業領先的國家戰略,也是兌現陳其邁市長競選政見的「北城計畫」首部曲。
 
另外,高市府也將在年底前,逐步推動「北城計畫」二部曲,針對高鐵左營站後站區開發、半屏山南麓棕地轉型開發等,包括原建台水泥、東南水泥廠區遷移開發等,帶動北高雄都市發展蛻變,地形與地貌昇華邁向現代化城市新風貌。

大美術館計劃推動 園區綠地環境優美
高雄市政府持續推動「大美術館計劃」,高雄市立美術館41公頃園區,同步啟動美術館園區整體改造。未來規劃將朝向三大主軸,包括空間改造、營運革命、未來願景,結合高美館、兒美館及自然生態園區,打造「高美館藝術生態園區」。美術館園區除了範圍擴大,從公共景觀、交通動線、生活價值,多方面升級,連接台鐵內惟站與美術館站的翠華路將與園區進行縫合。

高市府都發局指出,為落實本計畫區之都市規劃、健全地區發展,並塑造本計畫區獨特之都市意象、提升環境品質,依據都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第 32 條規定,特訂定本都市設計基準。由於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工程,為高雄市空間結構轉型與都市縫合的重大契機。為奠定原鐵路週邊城市永續發展願景的目標與優質生活環境品質的發展基礎,讓原鐵路廊帶的都市縫合轉型成為帶動都市空間再結構的觸媒,因此揭示都市設計基準欲達成的目標與空間環境價值。

大美術館園區亦同時連接鐵路地下化後新增的台鐵內惟站與美術館站。台鐵美術館站往北向高鐵左營站連結,向南接通高雄火車站,同時與高雄輕軌捷運共構,為高雄新交通轉運核心,青海陸橋隨著鐵路地下化完工後優先拆除,交通便利性更提升。

住宅週報社長陸敬民分析,根據多年觀察竹科、中科與南科發展經驗,科技新貴客層選擇定居處,更嚮往居住在高級住宅區,同時在責任制快速回廠潛規則,主要以15分鐘車程內的生活圈為考量,包括學區條件、綠地優勢、連結百貨商圈與快速路網等,美術館園區可在10至15分鐘內連結半導體材料研發核心,且坐擁美術公園、中山國小與七賢國中總量管制學區,並迅速連通漢神巨蛋百貨商圈,10分鐘車程通往高鐵左營站區與國道10號高速公路,對高科技新貴客層頗具吸引魅力。

 綠園道提供充裕休閒空間 周圍房價出現補漲效應


高市府積極推動大美術館計劃,結合鐵路地下化綠園道設置,美術館園區2個快捷車站周圍與綠園道,周圍房價補漲機會高。

高市府都發局則為辦理「變更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計畫(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要點暨都市設計基準)通盤檢討案」,特別針對該區鐵路地下化後的綠園道,規定都市設計審議基準,以獲得生活、生態、文化及空間環境發展的平衡。綠園道可望縫合都市紋理,大美術館生活圈即將成形,包括園區旁的鼓山內惟、左營果貿一帶的新開發區,皆將融入大美術館生活圈,區域房市可望受惠。

華友聯集團董事長陸炤廷認為,鐵路地下化綠園道完工後,已翻轉高雄地景風貌。大美術館園區西面享受完整綠地景觀,加上15.37公里長美術綠園道的優質景觀,美術館未來發展重心逐漸往西移動,綠園道周圍的房價勢必出現補漲效應。

鐵路地下化後的綠園道規劃,除了具備地理縫合與都市景觀綠美化的效益,也代表著大美術館園區發展,將納入鼓山內惟、左營果貿特區一帶,做為園區發展腹地,鐵道隔閡因素消除,也將讓區域房市帶來發展新契機,加上新台17線北段工程已動工即將完工,日後全線通車將讓楠梓、左營、鼓山南北向交通更順暢,提高連結大美術館園區的交通便利性。
 
原文網站:自由時報https://reurl.cc/jgWZ2y